是不是在有效期內?是否未享受退出產能的資金獎補和政策支持?至於未更換同一實際控制人的要求,從公告所稱建設項目主體為溧陽市前峯水泥有限公司,前峯水泥的實際控制人是誰?是不是由原控制人金峯水泥、南方水泥和東方水泥重新組合還是新控制人?......
近日,江蘇省溧陽市工信局發佈《市轄部分水泥熟料產能分步整合遷建至溧陽市蘇皖合作示範區社渚先導區綠色建材產業園的公告》。公告稱,溧陽市結合本地發展要求、未來城市規劃和溧陽市建材企業現狀,將市轄部分水泥建材產能遷建至溧陽市蘇皖合作示範區社渚先導區綠色建材產業園,實現智能製造園區化發展。首批入園的水泥產能分別來自江蘇金峯水泥集團有限公司、溧陽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溧陽市東方水泥有限公司等企業,共6條幹法熟料水泥生產線,合計年產能20500t/d。
按照國家和行業相關規定,在不增加產能的情況下,建設2*10000t/d熟料水泥智能製造二代示範線。項目建成後,可實現每年粉塵減排850噸以上,氮氧化物減排3162噸,温室氣體(CO2)減排553噸,節電4250萬度以上,減少煤炭消耗超16萬噸。因為該項目按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對待,即業內俗稱的1:1產能置換,所以,此項遷建引起業內關注是很自然的。(相關閲讀:退出6條!江蘇金峯水泥將1:1建兩條10000t/d水泥熟料線!)
今年年初,工信部原材料司發佈《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操作問答》,對《鋼鐵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作出行政解釋。《操作問答》對哪些情形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情形第4種解釋為:確因當地發展規劃調整,導致不屬於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後產能的生產裝置遷建的,且企業持有生產許可證仍在有效期內,企業搬遷又未享受退出產能的資金獎補和政策支持,未更換同一實際控制人的項目,在相關證明材料符合要求的情況下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但也應承諾不新增產能,並公告項目遷建情況,主動接受監督。
要遷建的6條生產線為3家企業所有,即江蘇金峯水泥集團有限公司、溧陽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溧陽市東方水泥有限公司。都是日產1000噸以上規模新型幹法生產線,不屬於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後產能的生產裝置。都有生產許可證,是不是在有效期內,未見到公告作出有效期説明。是否未享受退出產能的資金獎補和政策支持,也沒有見到公告就此作出的回答。至於未更換同一實際控制人的要求,從公告所稱建設項目主體為溧陽市前峯水泥有限公司,前峯水泥的實際控制人是誰?是不是由原控制人金峯水泥、南方水泥和東方水泥重新組合還是新控制人?公告沒有公示。是否應該按《操作問答》要求預以補充説明!
圖片來源企查查
對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第4種情況,《操作問答》明確要求,應承諾不新增產能。對此,在公示內容中有一項,建設項目主體的企業投資項目承諾書。承諾有3條,第3條是,如有違規情況,願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從這一條內容看,應該視作建設項目主體企業承諾不新增產能。
不新增產能承諾應該是全方位的。不應只是窯外徑按《水泥熟料產能換算表》倒算回去的6.4米。在主管部門對《實施辦法》解讀時指出,(實施辦法)對用於置換的產能指標核定更加嚴格。鑑於水泥熟料項目建設存在“批小建大”現象,為倡導守信和依法依規,實施辦法規定:用於置換的產能指標,依據項目備案或核准文件上的設計產能確定。實際產能小於備案或核准產能的,按實際產能確定。實際產能繼續依據原辦法附表推算。可以看出,按窯外徑推算的實際產能僅用於對要置換產能指標的(再)核定。
怎樣做到全面承諾不新增產能?建設項目主體企業承諾只是第一步。按工信部辦公廳和國家發改委辦公廳聯合下發《關於嚴肅產能置換嚴禁水泥平板玻璃行業新增產能的通知》中規定,省級工信主管部門還有以下工作:
——要全面跟蹤擬建項目動態,認真落實事前、事中和事後監管責任;
——在新項目建成試生產前,督促有關企業按承諾及時關停、拆除和退出用於置換的產能並向社會公告;
——督促公佈並組織查驗新生產裝置的實際生產能力,一旦發現存在“批小建大”的失信行為,要會同有關部門責令整改,整改到位前不得擅自點火投產。
其中,組織查驗新生產裝置的實際生產能力應該是關鍵項。確有一些新建生產線投產後的生產能力大大超過備案(核准)生產能力的情況發生。什麼5000的線生產達到6000;8000的線生產達到10000等業內傳聞決不是什麼空穴來風。組織查驗其投產後實際生產動態十分必要。對於從嚴執行排污許可制度也是十分必要。
《環境保護法》規定,實行排污許可管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規定,納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規定的時限申請並取得排污許可證。排污單位應當依法持有排污許可證,並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規定排放污染物。《管理辦法》規定,排污單位承諾執行更加嚴格的排放濃度的,應當在排污許可證副本中規定。公示僅説,項目建成後,可實現每年粉塵減排850噸以上,氮氧化物減排3162噸。即承諾了比原線執行了更加嚴格的排放濃度,不過,排放限值數據在公示中沒明示。
因此,項目在投產後的實際生產中,做到按備案的產能生產也應是承諾不新增產能的組成部分,從誠實守信角度,這比6.4米外徑更為重要。
省級工信主管部門如何嚴格按政策要求事前強化監管責任,項目成立後,如何事中事後強化監管責任應該視作為承諾不新增產能的重要內容。
此外,小編通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查詢獲知,遷建退出項目中,僅江蘇金峯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的3條生產線可查詢到生產許可證號,溧陽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及溧陽市東方水泥有限公司所屬3條生產線,未能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查詢到生產許可證,尚未能確定是否存在生產許可證過期問題。
圖片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
(責任編輯:敖思)